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论坛讲座

“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与记忆”系列学术讲座共五讲,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理论性与技术性并重。邀请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与保护一线的学者,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心,从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海外交通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不同视角,针对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究与遗产认知、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中国与海丝”的相互影响、申遗策略及其变化进行了多样、深入,而且有特色的研究。同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也展示了跨文化美术史研究及相关展览策划等学术成果,可谓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会。

第五期:《李军——“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 至 16 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的研究与策划》

结合个人经历,李军向大家阐述了策划此次展览的基本理念:集中反映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和意大利文化交流的最新研究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部分西方学者已经开始反思传统的西方中心观念,文艺复兴不再被单纯地视作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以及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而是侧重于发掘以往被掩盖的真相,即源自东方文化的贡献......

第四期:《沈阳——留住记忆: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具有丰富的遗产价值,概括为:交流、见证、联系,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六个标准直接相关。首先,见证了风帆航行时期的海外贸易,伊斯兰教、佛教和妈祖信仰等宗教的传播,以瓷器为代表的生产工艺沿海路传播与交流的历史,是古代人类价值跨海交流的典范......

第三期:《朱伟——苍黄蔚蓝:明初“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转变》

近代有关“下西洋”的讨论始于英国汉学家梅辉立W. F. Mayer的著作Chinese Explora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Fifteen Century 。至20世纪初,中国的讨论始于1903年无名氏发表的《支那航海家郑和传》和1905年梁启超发表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此后百余年,“郑和”由人名升华为现象级学术名词,也成为铺陈“下西洋”史实与演义的关键线索。郑和也成为“下西洋”研究的焦点......

第二期:《丁见祥——溯本求源:海上丝绸之路的早期发展与若干特点》

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匈奴有很大关系,其中变迁十分复杂。新莽以后,中西交通中断达半个世纪。由于陆路受到阻碍,海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秦始皇、汉武帝平定南越的基础上,中原和岭南的陆地交通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增多,考古学文化面貌渐趋统一......

第一期:《燕海鸣——跨海和声:从海上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陆上丝绸之路已经阶段性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在此前的研究基础上,近年来中国也在申遗的层面开始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各项工作。因此,“海丝”申遗项目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层面的历史渊源,也有当下的现实意义。但是,申遗本身需要解决一系列最基础的问题:海上丝绸之路到底如何界定和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到底如何去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