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黄滋:活态遗产保护与环境景观控制——以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专业培训班于杭州良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多位专家进行现场授课。为向广大遗产爱好者分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我们将陆续刊出年会期间专家授课的整理内容,以飨读者。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原院长 黄滋


各位同行下午好。


我选大运河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是考虑到大运河和浙江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公布国保单位到世界文化遗产,再到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这个过程说明大运河在我们国家遗产当中有相当高的价值和地位。长城、运河、海塘是我国三大工程,大运河关系到的省份和地区也很多。我们在做大运河浙江段申遗的过程中重新理解了它的成就和价值,它把中国不同高程的五大水系,连成一个交通网络,无数城镇因运河而兴、运河而起。因此联系到今天大运河的文化带的建设,我想探讨一下这个题目,分享一些业内同行的想法。


1、大运河(浙江段)概况


我首先介绍一下大运河浙江段的概况。


大运河浙江段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它贯穿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富裕了沿线很多的城市,也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它既是线性遗产也是巨型遗产,在我们浙江省内有500多公里,包括一些支线大概800多公里,涵盖5个地区。大运河浙江段既是巨型遗产更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因为运河一直到现在还为我们生产和生活提供巨大的功能,像浙江和江苏,目前运河航道运输承载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建筑材料、煤炭、钢材、石子都是靠运河在运输,因为运河运输成本较低,且污染较低。它的流经带动了许多地区的发展,也把相关的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式融入到人民当中。



这个图片上部分是江南段,这两条线是不同的年代,都是主要的航道,还有一些次要的航道。下部分是浙东平原的航道,直到现在都没有变化。钱塘江喇叭口的变化非常大,它是浙东运河的西端起点,原来连通钱塘江,到了清代开始瘀积,现在已经离钱塘江的岸边好几公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里浙江省有18个县市的纳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里有25个县市区的纳入,这些大运河实施范围内的区县市都是自古以来浙江经济最好的区域。



我们讲讲运河的活态特征。这张照片是桥西历史街区的运河,它和我们当下的生活、生产和整个城市的发展密切关联。运河的活态保护与控制和一般的遗产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为它不断地在使用。大运河浙江段经过了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余处历史村镇和历史街区。这5座名城虽然经济都十分发达,但呈现出来的形态也不同,像杭州武林门码头这里运河的形态,宁波三江口的运河形态和绍兴、湖州、嘉兴的形态都不一样。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点也非常多,而且保存状态都很好。



以桥为例,图片上就有这么多的桥,造型都非常优美,这些桥不仅解决行人的交通问题,更是一种文化景观,每座桥都是很好的保护的对象。由运河而生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运河生产生活相关的传统得到了传承,包括元宵钱王祭,运河元宵灯会等。


我们概括大运河浙江段的价值,首先是沟通了太湖、钱塘江、曹娥江三大水系,成为浙江省主要的交通网络,其次是自春秋时代以来,早期服务于军事需求,成为联络京城、南粮北运的重要漕运通道。浙东运河最早是沟通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的通道。浙东运河的特点是利用自然河道和人工塘河复线运行,主要解决潮汐和水位对航运的影响,把我们的贸易延伸到了东海岸,促进了中外交流,唐代日本遣唐使、宋代高丽、日本僧人北上朝佛多是由此启航进入中原,大运河对宗教迁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运河的附属设施,其地域性和独特性都非常有意思。每个区域的遗存都呈现出区域特点。运河作为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通道,它通航的工程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曾经很领先,比如宋代长安闸,根据研究,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复式闸,它解决了上下游水位高差,成为现在的三峡行船闸的前身。


这是有关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的一些资源的情况。


2、浙江省的大运河遗产管理


第二,我介绍一下浙江大运河的遗产管理。在法规规章方面,浙江省文物局层面,其完整性和系统性比较完备,包括从国家《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到今年9月的《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条例》的重点在于保护规划,它体现了国土管控的方式,来控制大运河的保护和周边环境以及土地的利用。这个管理体系下,从省到市一级的保护条例,杭州是16年出台,嘉兴是18年,绍兴是19年。《办法》的重点在于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它采取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段管理的原则,明确了大运河的保护规划,总体规划由国务院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来协调编撰。总规之下还有省级和市级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规划体系。从浙江省大运河保护条例来看,在秉承国家保护管理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要求的原则下,在浙江省《条例》里面拓展了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等内容,也就是说省一级的条例更加细化,更加具体,更加落地,有管控的力度。《条例》也体现了活态遗产的特性,也就是坚持了保护优先与活态传承、合理利用这三者的关系。



对比来看,大运河保护规划主要是对遗产区和缓冲区的规定,但从《条例》来看,从国土空间管控体系来看,它统筹了国土、水利和林业各个部门的专项规划,这样就真正实现国土空间一张图,避免矛盾的产生。在国土空间管控保护这块内容里,按照大运河文化带,在河道两岸各2公里的范围内先设定核心的监控区,再下面是遗产区和缓冲区。监控区实行负面清单的制度来管控,这是从《办法》到《条例》的拓展和统筹,最终起到一个综合协调的作用。


从这个规划体系来讲大运河保护管理已经非常之完备了,从国家的保护规划的管理规定、到浙江省的保护规划、到市级层面三级都已经建立了。早期的国家、省级的规划都局限于遗产区和缓冲区,而2018年,杭州市修编的《杭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拓展了区划,而且更加具体来落地管控,从环境控制区到控制界面,从景观视廊到视角来进行控制。《杭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做出来不仅仅是保护遗产,同时真正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土地的有效利用避免了矛盾和冲突,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早期省级的保护管理规定里,把河道的价值大小分成一类二类三类来管控,相对来讲比较线性。当线性的管控要落地,到具体利用这块地的时候,合理保护往往会产生矛盾,而更加落地的管控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比如,杭州段2018年完成的对大运河不同的区段根据不同价值和现状进行的管控落地,我们举一个例子。



拱宸桥历史街区的一个区块,它有遗产区,缓冲区分成一二两级,此外还有环境控制区和视廊控制区,每一块区划的管理要求都得到了细化,更加落地,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并对一些相关的规划的衔接提出了要求。我认为这样的管控,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保护控制。


国土空间管控则更具综合性。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土资源厅,在今年的4月份已经完成了《浙江省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通则》,现在是初稿。这个管控就是对大运河各2公里的范围进行省级层面的通用规则制定,市级层面目前还在编制当中。省一级是通则,市一级是细则,真正落地起到管控作用,达到我们保护和利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举例来看,国土空间管控可以协调同一空间的不同规划,我们以前做的保护规划和城市控规都是各做各的。如线性遗产是沿河道按梯度控制,城市管控则是根据土地的开发强度和利用性质,所以它的控制权可以这块30米,那块18米不等。如果这块土地利用的时候,土地使用者符合上位规划的话,他和遗产保护规划就形成了对立和矛盾,所以要放在一个统一的国土空间当中来做管理规划,这样就可以实现多规合一,其中文物保护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文物部门主动介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这方面,浙江省文物局走在较前面。浙江省文物局主动地和国土资源厅对接,让他们在编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就把遗产保护的规划纳入。我院现在正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浙江省的通则、各个地县的规划等,希望在国土空间规划里面首先把文物遗产保护规划协同纳入,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做到底,这个对我们文物保护是有利的。为了实现这点首先要文物部门主动对接空间国土规划。行政层面需要省文物局主动,专业层面需要技术部门主动,因为各专业的诉求、方法和技术路径是不同的,但是大家最终能走到一条路上去,因为文化是被每个人所认同的。



国土空间规划的关联的统筹性就更大了。从大运河的遗产管理控制角度来说,就是以2公里以文化遗产的属性来统领,范围落地就是三县三区。所谓的三区就是生态农田、城镇开发和我们的遗产,所谓统领就对遗产资源带来价值的经济附加值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博弈关系。我们在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大运河环境景观的遗产价值带动周边地价的升值,即是说遗产保护可以带来无限的文化的价值。我们说任何建筑的利用一定要具有文化性,只有文化性的价值才是不可估量的。


3、遗产保护与环境景观控制


第三点就是对遗产和环境景观的控制。浙江段的景观控制比较特殊,和苏南较相似,水网密布,大部分河道是利用自然改过来的,历史的遗存也非常多,保留的城镇历史街区、传统街巷都比较丰富,都具有江南特色,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因此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所以从管理来讲就更需要精细化,更需要落地化,更需要双方的沟通和对接达到一个平衡。这是浙江的特点。


从环境景观协调来看,其实我们国家在14年申报遗产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中国大运河环境景观保护与协调导则》,浙江省也在国家协调导则的梯度下做了浙江段的协调导则。浙江省的协调导则更为细化,更具有地方特色。在2018年《杭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里面已经落实了环境景观的管理要求,真正实现了大运河环境景观的协调落地化,起到了管控的作用。



环境景观协调我们主要考虑三大要点:第一,大运河遗产的空间特征;第二,环境风貌;第三,建筑风貌。大运河环境景观类型分成四种:一,历史城镇类;二,现代城镇类;三,乡村类;四,自然类。我们协调导则,要对现存的遗产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管控协调的方式来起到它的有效性,同一个原则无法控制面对这么复杂庞大的系统,由景观的类型和协调的要点来构成这个导则,反馈到我们大运河环境景观的落地。



从环境景观的类型来讲,历史城镇类又分为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因为两者的管控景观不同;城镇类又分为城市和城镇,因为它的体量、内容有差别,管控都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和要求;乡村类分为历史村落和现代村落,因为历史村落是一直传承下来的,现代村落在建设发展;自然类分为自然生态区和郊野区。这是对景观控制的整体的框架。


城镇类环境景观主要指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这些景观主要体现某一个时段依托运河而发展兴盛的历史环境和风貌特征,因为每一类需要控制的内容不一样,我们要把每一类主要控制哪些对象的内容梳理规定出来。城镇类以现代住宅、商业区这些为特点的环境景观,主要反映了中国大运河在航运、灌溉、生态保护、景观和文化等方面对现代城镇的多种社会作用。乡村类以聚落农田为主的景观,主要反映了大运河对沿线广大乡村地区景观风貌、农村生产生活及文化传统的影响。自然类主要是大运河和这些湖泊湿地共同构成景观的类型,还有一些没有干预的自然的状态,郊野类是人类很少去触及要保持比较原发性的景观的风貌,这是针对每一类的控制。历史城镇类的我们要注重文化保护的传承和文脉的传承,强调濒水和城市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加强解读和标识。现代城镇类要注重对大运河景观廊道的塑造和生态廊道的建设,通过水的视线走廊增加城市空间的亲水性,真正把大运河融入到城镇的生活。乡村类要注重乡村农田对大运河的依托,保护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和农业景观等等。自然类主要对河道漫滩河堤,保护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增加大运河与山水环境关系的解读,维护吸引野生动物栖息的生态环境。郊野类是对水体原生态植物的维护。



再讲环境景观保护与协调的三个要点。空间特征分为四个方面:空间格局、高度轮廓、道路交通、空间节点。景观风貌分为四点:景观多样性、景观廊道、景观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风貌分为六点:建筑形态、建筑特色、保护建筑、既有建筑、新建建筑和其他设施。不同的类别要通过不同的协调要点来控制。



我们说从以历史城镇类的为例子,这一类环境景观从空间格局来讲,都是以因河而建,因河而兴的空间格局,这些图里面反映了历史街区的河街关系系统,要保持大运河和传统人居环境的互动,这种运河边都是高密度低容积率的土地关系,这种关系真正反映了运河边的聚落形态,需要增加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参与互动空间。



高度轮廓我们想要保护这种原有的空间尺度和高度轮廓,建筑控制在两层以内,(不包括沿运河原有的一些塔、楼阁,近现代的工业遗产、厂房等。因为近代工业都是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运河边有很多工业遗产。)这些建筑控制最高是6.5米,一层为主的要控制在一层檐口最高不能超过3.5米。这些是高度的控制要求,包括对沿岸的空间的视廊的通畅,以及整个立面。因为运河边的建筑是不同历史时段发展演变构成的这种连续的界面,无论是清代的、民国的、包括50、60年代这种界面都是运河真实的反映,这种界面应该是连续和多元的。



从道路交通来讲要保护原有的交通体系,包括铺装形式、材料、肌理,我们要维持原有的交通方式,鼓励这种慢行系统,但是对运河边的街区有一个现代的规范,就是满足消防和救护的需求。这样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静态的空间,也同时做成消防车的回车场,如果这些历史街区达不到防火规范,就要制定单独的消防保障方案,来提升大运河交通的可达性。还有我们要充分考虑原住民对静态交通的需求,因为往往我们说这个历史街区保护好以后游客会比较多,对原住民他们生活状态干扰及他们希望的一些诉求是我们要系统性考虑的。



大运河边的空间节点是最有历史韵味的,现在大运河边经常有一些整治方案,都会按照城市公园和园林的手法来塑造。我们认为运河边的空间节点无论是码头、埠头、桥头、庙前等等这种小的空间都有其空间特征,具有场所精神,因此需要保护和协调。包括人的互动和参与,要为市民和游人提供方便。当然这些节点里也可以布置标识和宣传这些东西。



运河景观的多样性,由于城镇的不断的延续,它蕴含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非常显现。我们在保护、管理、整治的时候要提高这种人文标识。像运河十年景观、百年风景、千年风土等等,因为它经过不断的演替形成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能抹掉它的个性。



景观廊道在运河边,需要保持廊道的畅通和视廊的协调。因为运河都是以水成为街、成为路、成为园的骨架,因此不能随意改变水系。尤其现在的环境整治工程中,应该对这些历史形成的水系挖掘、提炼、塑造,构建水生态,营造丰富多样的边际效应。这样才能使景观的多样性。



景观的绿化地域性是最重要的。现在各个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很多都是外来植物。其实在中国,宫殿、寺庙、住宅、陵寝中植物的配置是不一样的。因为植物有象征、有铭志、有寓意、有吉祥,。比如故宫里就没有那么多灌木,安防是故宫第一个要务,灌木景观多了就不符合故宫原来的特征。以前三峡的文物迁建工程,它边上种的植物绿化也没有三峡的特征。植物的生长是和环境相适应,也符合地方人文精神,因此我不赞同外来植物的移植,一个管理成本高,养护成本也高,而且和当地的文化的个性不兼容。



公共服务设施在景观环境里非常重要,尤其现在的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市民公共休憩场所来说,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无论是城市家具、小品设施、公共座椅,它的标识系统一定要跟当地文化特征关联,要能够反映一种传统的元素和地方的特色。



建筑形态要考虑传统格局的高度体量,北方沿运河一般都是一层为主。南方是两层坡顶为主,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宜虚不宜实,这样和大运河的气质是兼容的。建筑风貌要保持沿河的地域特色、工艺特征和民族特色。技术和装饰都代表一个地域,我在研究浙江建筑的时候,把它分为六个文化区片。建筑特色像国画一样,颜色慢慢渐变,两者之间有交叉,我把它分为浙北、浙东、浙中、瓯越、新安,台州6个区域。大运河特色要遵循这个特色来做,风貌才能控制好。



对保护类的建筑,大家都很熟悉,文物保护单位肯定会遵从法规。保护类的建筑要保护风貌和主体的构架,同时需要加强对近现代工业遗存的存量调查和活化利用。我们希望在一个遗产里有不同时代东西的传承和演变,一个城市不可能同一个界面。杭州城从宋代到现代,城市的骨架、主要的河、道路都没有变过,只不过地层在不断的提高,不同时代的东西都应该有所体现,这样的界面才比较有趣。



新建建筑,在导则里面原则上不得兴建与大运河无关的建筑。对建筑形态要研究它的格局,尤其是高度和体量。我也参加运河边新建建筑方案的评审,绝大多数的专家对大体量建筑都很敏感,只有这样控制对运河的景观才能协调。对展示设施,我们觉得要优先考虑沿岸已有的建筑,对它进行改造利用。



《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里的环境控制区和景观视廊等控制,就是从导则里落地下来的更细化的控制。对现代运河周边的村落和新建建筑是界面的控制,对遗产点是景观视廊的控制。杭州在这一轮的保护规划当中把沿运河的山水都纳入了自然生态背景环境控制区。对这些遗产点也划了周边视觉环境控制区来控制。



重要的遗产点景观视廊,比如拱宸桥,有宽约160米的景观控制。从图上看,我们原来的河湾控制都是按照河道来,其实按视廊看过来界面是很大的。从通州河这张图来看,视廊的控制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杭州上塘河,就没有控制好河湾的景观。所以河湾景观视廊的控制和线性的控制是不一样的。


对不同的河道根据遗产区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的视角是不同的。高度控制以后,保证了运河两岸的景观的舒适度。这些指标需要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里面,文物部门前期的介入是非常有效的。对政府的管理来说,文物部门的介入对他们的土地出让也非常有效,因为可以避免矛盾,大家共同遵循一个原则来保护人类的遗产。



在管控通则里,2公里的范围内划成了一个核心的监控区,其实面积很大,浙江有1千平方多公里的范围,包括5个内容。第一个是生态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和规划的保护范围是一致的;第二个内容是遗产保护区,从世界文化遗产到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第三个是城镇集中建设区;第四个是村庄建设区;还有其他生态、农业区。2公里范围内,每个内容是相互交叉的,但是它管控的要求和标准在每块里面是不同的。


在文化遗产保护区里主要控制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重点保护大运河的遗产区和缓冲区,包括建设控制地带等范围;第二要依法依规进行保护,一定要按照保护规划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真正来延续传统的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真正落到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三个是驳岸风貌,因为运河的河段很长,遗产风貌比较好的就一类河道,没有遗产分布的,但是景观比较好的是二类河道,还有又没有遗产又有大幅度改造的,但在承担航运功能的,它的分类管理都在细则里面;第四个高度管控,跟导则里面是一致的。


对这个2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建设区也按照河道的宽度,按梯度管控。所以第一就是城镇建设区控制高度和建设,第二是风貌的控制也规定了不得采用异形建筑、大面积色彩不协调的建筑,希望建筑风貌和大运河特征能产生关联。


村庄建设区也有两方面的控制,一个是高度控制,一个是风貌控制。尤其在风貌控制里,村庄形态的管理要求以浙派民居风格为主。浙江是一宅一基地,而且房子都造得很高,在高度控制之下是不能造高的,村庄建设不超过10米,最多三层。一些特殊意图的区域要进行遗产评估。特殊意图区是指,这个区域里面要建一个特色小镇、大型博物馆等,对这一类的控制,它的高度、风貌和色调要进行对遗产的景观的影响评估,尤其对景观风貌和历史环境的感受,都会提出要求。


4、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建设



最后我们落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上。大运河文化带与国家文化公园的这个体系在浙江的网络结构,根据地域文化分成了五大区块。从杭州来看这100多公里串联了七个城区、八个城镇、多片特色小镇,对杭州的文化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把这里的管控和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是个艰巨的工作。浙江省文物局也一直在思考,并让我们对文化带这个建设项目,和遗产保护之间再做一个标准,即如何在通则的框架下来细化控制。从文化带建设项目、大运河保护对象、项目特征和区域特征四方面来形成一个评估框架和标准,最后形成一个协调的措施,真正形成一个体系,对文化带建设能够做一个引导和管控的作用。因为现在文化带的建设会趁势而上,很多企业会利用这个文化带的建设来拿地。对文化带的评估,我觉得要从八个方面来思考,首先对所在地的运河历史环境进行认知和评估,提炼地域特色,用以指导文化带建设。


这八个方面,第一个是区位关系,要说明和大运河整体航运的关系;第二个是环境类型,明确所属大运河景观类型;第三个是历史沿革,大运河的发展历史和周边历史;第四个是资源条件,场地的各种自然文化资源;第五个是文物构成,要明确大运河文物构成,评估其保存现状和利用条件;第六个就是功能特性,要梳理运河的历史功能和现状功能,包括它的发展和潜力;第七个是外部交通,这块场地的可达性;第八个是社会影响,这个要说明场地的知名度和它的影响力。


我们思考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发,对它进行一个评估,要从这八个方面来入手。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没有什么准备,希望大家见谅!


黄滋,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成员,从事古建筑、传统村落、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等文物工作已三十余年;曾主持完成湖州飞英塔、武义延福寺等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程设计;受国家宗教局和国家文物局委托主持了尼泊尔“中华寺”、美国洛杉矶“干树庄园”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承建等涉外工程;参与了援藏工程、援川赈灾抢救工程、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主持并完成“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古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等国家和省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