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遗产月报|2025年9月


9月热点新闻事件TOP5

(网站、客户端、数字报)


(本条目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词条发布的相似文章数量统计得出。)

序号

事件名称

涉及遗产地

发布时间

相似文章(篇)

1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三星堆遗址

9.27

609

2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初步建立

牛河梁、石峁、三星堆等遗址

9.10

304

3

历经15个月维护保养,云冈石窟第九窟今日重新开放

云冈石窟

9.26

291

4

技术突破!文物医生成功“加固”三星堆象牙,国宝终可直面公众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

9.28

224

5

冷门绝学研究新进展!中国社科院发布14项重大成果

辽上京、殷墟等

9.29

215

热点新闻盘点

1.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9月27日,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的2025三星堆论坛在四川德阳开幕。论坛期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七项三星堆遗址多学科研究最新成果,进一步明确祭祀坑埋藏年代为商代晚期,首次发布青铜器铸造中独特的“芯骨—条形芯撑”技术,为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了有力实证。

(来源:https://news.cctv.com/2025/09/27/ARTIoUEq8gyTXQGBYeG63hhp250927.shtml

2.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初步建立

记者9月10日从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批复实施770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牛河梁、石峁、二里头、三星堆等遗址取得重要考古新发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初步建立。

(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50910/ade714058efd45da832f2a7c133254cb/c.html

3. 历经15个月维护保养,云冈石窟第九窟今日重新开放

9月26日,经过15个月的系统性维护,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九窟正式恢复对公众开放。第九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是典型的汉风洞窟。石窟外观古朴厚重,崖壁上留存着岁月侵蚀的痕迹,其采用列柱式前后室结构,窟内四壁分层布龛,现存造像1140余尊(身)。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5/09-26/10489717.shtml

4. 技术突破!文物医生成功“加固”三星堆象牙,国宝终可直面公众

说起在三星堆修复文物,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保护脆弱易损的象牙。9月27日,在四川德阳举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三星堆象牙保护技术已取得突破,不久的将来,公众就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珍贵的象牙文物。

(来源:https://culture.gmw.cn/2025-09/29/content_38318124.htm

5冷门绝学研究新进展!中国社科院发布14项重大成果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14项代表性成果,涵盖甲骨学、简帛学、民族史诗与口头传统、民族古文字释读与研究、梵汉语言对勘与研究、古代地图学、濒危语言研究以及中外文明交流史等多个重要学科方向。

(来源:https://culture.gmw.cn/2025-09/29/content_38317896.htm

新闻摘要

1. 国家文物局

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源:新华网)

2. 国家文物局

9月25日,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认识考古工作的战略定位、时代方位、当代价值和前进方向。要努力推动中国考古实现专业化、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强化文明理论建构。要发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作用,培育国际性联合考古项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增强科技与多学科支撑,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夯实考古发展基础。要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建用一体谋划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全国“一盘棋”,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科学编制“十五五”考古工作、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奋力谱写中国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国家文物局)

3. 丝绸之路

9月20,敦煌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在甘肃省敦煌市建成揭牌。该中心通过先进技术展示等方式,讲述千年驿站的人来人往,再现丝路邮驿的历史画卷。据介绍,悬泉置文化展示中心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其中使用世界银行贷款1.21亿元,是集文物监测保护、考古研究、文化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重要基地。

(来源:新华网)

论坛及研讨会

所涉遗产地

会议名称

莫高窟

2025敦煌论坛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雕塑论坛·2025

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2025年年会

长城

“何以长城——认识长城历史价值及新时代意义”主题讲座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系列讲座

/

2025北京文化论坛

大运河、灵渠

2025年世界运河大会

长城

内蒙古第五届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

/

“世界遗产·四十载同行”主题论坛


1. 2025避暑山庄“影动金秋·诗画山庄”书画写生大赛

时间:写生阶段(2025年9月25日至10月30日)

投稿阶段(2025年11月3日至11月7日)

活动介绍:本次赛事以艺术视角活化文化遗产,用画笔定格景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秋日之美,同时也为美术创作者提供实践交流的平台,推动文旅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主题需紧扣“避暑山庄秋日景致”,内容需体现景区自然景观(如烟雨楼、金山)或“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2025避暑山庄影动金秋沉浸式游园会”活动进行创作。

活动海报:

2. 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

时间: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

活动介绍:征集内容分为概念组与实物组。概念组含鼓浪屿衍生文创产品设计(涵盖视觉传播类、实用产品设计类等)及吉祥物IP形象专项设计,需提交高清设计图、创意说明等材料;实物组作品需以实物形态体现鼓浪屿元素,如人文、建筑、纹饰等,需提供实物图片、短视频及相关说明。

活动海报:

3. 首届“世界从这里认识长城”全国摄影展

时间:2025年9月持续至2026年6月30日

活动介绍:本次摄影展活动,是“世界从这里认识长城”长城影像文化工程中“精品创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将聚焦“人、景、事”融合,围绕“长城十二时辰”“长城脚下的烟火气”“24节气长城”“科技与长城”四大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不同时段长城的自然景观及四季风光,开展“全民参与、四季记录”长城影像精品创作征集。重点以北京延庆区域内的长城为拍摄对象,包括摄影作品及短视频(含延时摄影)作品两类。

活动期间,活动期间,北京市延庆区内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古长城、九眼楼长城、石峡关长城、花家窑长城、龙泉峪长城、北京世园公园、野鸭湖、百里山水画廊、古崖居、龙庆峡、玉渡山、延庆奥林匹克园区14家景区将对全国摄影家实行“免门票”政策。

活动图片:

4. “何以敦煌·念念回响”敦煌文化艺术公益展

时间:2025年10月23日至2026年3月31日

地点:上海艺丰中心

活动介绍:本次展览指导单位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敦煌研究院,承办单位为段文杰敦煌文化弘扬专项基金,支持单位为敦煌金文化黄金品牌、上海艺丰中心、《旅游时报》社。为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何以敦煌·念念回响”将延续“何以敦煌”策展精神,精选高保真、高品质复制展品近百件套,既有前次展品精华,又有“敦煌最大中心塔柱窟”等全新展品现身上海。此外,作为“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何以敦煌·念念回响”敦煌文化艺术公益展秉持公益属性,对国内外观众免费开放。

活动海报:

5.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地点:故宫午门展厅(南门入)

活动介绍:观众将看到历经战火迁徙的珍宝:从1930年代南迁到四川,再到劫后归京,每一次转运都凝结了守护者的心血。走近修复匠人的工作台:一卷卷手稿、一把把刻刀,背后是数十年的沉潜与传承。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数字化典藏、AI修复、国际标准的引入,让文物在时间的洪流中延续生命。

活动图片:

6. 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时间:预计2025年9月

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3月26日

地点:上海趣看美术馆及今潮八弄

活动介绍:本次展览是云冈石窟艺术首次以大规模、高精度复原及数字化形式集中在沪呈现,汇聚云冈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百余件,其中多件展品与文物首次亮相。

展览期间,每周末和节假日,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以该石窟飞天等形象姿态为蓝本高度还原的云冈乐舞展演。舞者身着北魏服饰,手持按古乐器形制复原的道具,舞步则复刻了伎乐天人的翩跹姿态,配合复原的配乐,再现北魏胡汉音乐交融过程中的歌舞场面。

活动海报:

7. 云上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特展

时间:2025年9月30日至11月26日

地点: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

活动介绍:展览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基调,分为四个单元:古歌吟咏‌:展示哈尼族迁徙历史与文化传承;田间漫步‌:呈现梯田劳作场景与农耕工具;天地交响‌:介绍梯田生态系统与“四素同构”理念;家园守望‌:通过服饰与生活用品讲述族人生活。展品包含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祭祀器具等实物,并辅以图文展板,系统阐述哈尼族与梯田相关的历史与文化。‌

活动海报:

8. 敕封祥瑞:永乐盛世与《普渡明太祖长卷图》特展

时间:2025年9月至12月

地点:明孝陵博物馆特展厅

活动介绍: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盛世的底气,源于开放与包容;民族的团结,源于交流与融合。正如长卷中所绘的“祥云缭绕”,那不是神话中的祥瑞,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象征——它穿越600年的时光,依然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

活动海报:

本文感谢北京精讯云顿数据软件有限公司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