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世界读书日|《大运河画传》——文人墨客的行旅与创作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将向大家推荐“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书籍《大运河画传》《长城画传》。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并被中宣部确定为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其中,《大运河画传》《长城画传》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编。





据出版《大运河画传》的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介绍,画传精心选取近300幅图画,从春秋战国到当代,贯穿运河的发展历史和运河社会的方方面面。部分图片收藏于海内外文博科研和收藏机构,首次面世,极其珍贵。画传以生动的笔法、优美的图画为基本,以文字为线,以图画为珠,以线串画,图文并茂,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关于大运河的丰富视觉体验。


《大运河画传》分为“国家”“工程”“城乡”“文脉”“人物”“未来”六个章节,用一个个生动细微的故事串起这些历史遗迹全部的生命历程,将其涉及的中华文脉和生态文明,还有事件、人物、技术、精神一一呈现。



书籍图片来源: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运河画传选登文人墨客的行旅与创作


运河记录着旅人的故事,文人写下文字、创作图画,百姓留下传唱的歌谣。(视频详见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视频号)


明 王世贞 《水程图》之曲头集


明万历二年(1574),王世贞受朝廷任命为太仆寺卿。要去京城,他需要从自己的家太仓小祇园一路沿运河北上。王世贞的好友钱穀随其一道出发,为其送行,一路抵达扬州。


钱穀是一名画家,将这一路至扬州的旅程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创作了32幅水路场景图。后来,王世贞让自己的徒弟张复随行并创作。从扬州一直画到通州,一共创作了50副作品。后来钱穀又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润色提升,还补画了两副。


这84幅作品,共同构成了历史上最杰出的描绘京杭大运河的纪行画卷——《水程图》。


16世纪中后期,明朝的文人墨客们开始热衷于到全国各地旅行。在旅行途中留下一些游记文章或是纪游绘画,成为大家纷纷效仿的时尚。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王世贞便是这种风尚的引领者。在他策划下绘制的这组《水程图》,描绘了从太仓一直到北京通州的大运河全线的景象。与运河河工图、與图不同,《水程图》是一套完整的山水画作,是纯粹以艺术性为导向的运河图景。


《水程图》描绘了运河沿线的秀丽景致,犹如一组风光片。其实它还是一组有趣的纪录片,将当时年代特定的沿河社会经济和工程状态定格在了画面中。


《水程图》绘制的前几年,是黄河频繁泛滥侵扰运河的时期。历史记载:明隆庆三年(1569)七月,黄河从沛县决口,侵入徐州,致使运河在茶城淤塞。隆庆四年八月,黄河在邳州决口,运河从睢宁曲头集到宿迁小河口淤塞了一百八十里。隆庆五年四月,黄河茶城至吕梁一段被准河约束,又一次在邳州王家口决口。


王世贞经过这一段时,从宿迁到徐州一段已经恢复了航运,但在曲头集,还有河工继续在维护提岸,《水程图》留下了即时的场景描绘。因此也有人说,尽管《水程图》描绘了运河沿线的繁华景致,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运河灾年的记录。


本文摘抄自《大运河画传》——文人墨客的行旅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