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承担的中央财政专项业务费项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项目通过了年度结项验收。
本年度,遗产中心同仁积极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深度参与“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项目通过与科创中心建设工作的深度结合,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任务。项目组先后赴人民日报社、首都师范大学、商汤科技、千寻位置、四维时代等多家科研机构、高校与科技企业开展了科创中心建设软硬件需求调研,完成了《国家文化遗产科创中心“遗产大脑”建设需求报告》《国家文化遗产科创中心“遗产大脑”建设工作计划》等文本编制。根据工作计划,与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人员合作,赴世界文化遗产地八达岭长城开展了三维实景融合监测技术试点,论证了遗产地实时监测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开展了“应急指挥”功能预研究;编制完成了“遗产大脑”建设总预算。
在技术方面,开展了总平台年度功能提升与监测数据处理,提高了总平台的使用便捷性,充实了监测数据;完成了总平台第三方性能能测试和年度运维,确保了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完成了网络宽带租赁、服务器托管等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业务方面,结合科创中心“遗产大脑”需求,开展了三维实景融合技术可行性研究,总平台指标扩展研究,遗产地实时监测需求研究,编制了2023年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实时监测前期研究”项目预算;结合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处置”项目,实现了总平台与该项目开发的“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开展了舆情应急处置需求研究,完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征求意见稿)》初稿编制并已呈交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征求意见;遗产中心遗产地专员与遗产地管理机构合作,不断充实、完善总平台基础数据库,完成了长城、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明清皇家陵寝等多个遗产地遗产要素分布图标绘、制作等;本年度还完成了遗产地半年评估、监测年报审核、其他国家文物局交办任务等共17项专员任务。
2023年度,项目将继续开展各遗产地实时监测设备与环境情况、防灾减灾技术调研,气象灾害模拟分析、监测数据线上研判和应急指挥调度试点实验等工作,为科创中心“遗产大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负责人:张依萌
项目组成员:黄玉琴 张玉敏 宋晓微 刘懿夫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监测总揽”页面
总平台新增导航页面
世界遗产地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基础数据库遗产要素标绘
总平台新增对接模块“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平台”页面
赵云主任带领项目组赴八达岭长城开展三维实景融合监测技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