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沧海桑田,同乡为里


说起同里古镇已有的标签,不外乎悠闲自在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群,以及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退思园。这些都是同里古镇的热门标签,但又不足以全面形容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的标签(绘:乔一)


Tag No.1 :富庶“富土”变“同里”


同里的富庶体现在数量众多的宅邸上。同里在历史上少有兵燹之灾,其恬静、安逸的环境成为富绅避乱安居、富贾置地、官宦退隐之地,因此同里古镇中深宅大院、私家园林比比皆是,其中以耕乐堂、陈去病故居等最为独特。同里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式布局,现存三进院落,占地2000余平米;陈去病故居则是典型的“前坊后宅”式格局,布局错落有致,体现了江南古镇民居因形就势的特点。这些宅园装饰精美,用途广泛,具有明显江南水乡建筑风貌。


同里耕乐堂


陈去病故居(摄:乔一)


同里的富庶也体现在四通八达的水系上。同里古镇在人与自然长期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以水为中心、以街巷为脉络,傍水成街、环水成市”的独特生活环境。古时镇区的水系承担着交通运输的作用,许多大宅为了方便进出甚至引水入宅,并建设供私人使用的河埠头,例如同里师俭堂,原三面临河,前门上轿,后门下船。


同里水系


同里的富庶还体现在名字上。同里古镇原来不叫同里,而叫“富土”——富饶的土地,这样明目张胆的“炫富”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传说隋炀帝在位期间,有一年举国受灾,北方旱灾、南方水灾,粮食收成锐减。但隋炀帝仍下旨要求“富土”多交皇粮,不交便是抗旨不遵。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姓金的秀才出了个主意,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大家便开始分头行动。不日,钦差大臣来到富土查看皇粮收缴的情况,发现所有的招牌、牌匾上写的都是“同里”二字,并非富土。原来,古时文字都是竖排,“富”字不出头,将“富土”拆字变为“同里”,金秀才以他的聪明才智让大家躲过一劫。


“富土”拆字变“同里”(绘:乔一)


“同里同里,同乡为里”,这名字如今听来平白亲切、朴实无华,但同里古镇中的一池一水、一砖一瓦,无不讲述着她富庶、安定的过去。


Tag No.2 :圩田“沧海”变“桑田”


距今7500年前,同里古镇所处的太湖平原被茫茫大海所淹没,随着海平面下降,太湖平原逐渐露出海面成为滨海平原。同里古镇又是如何在这样一片沼泽地形成,进而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巨镇呢?


“沧海”变“桑田”(绘:走之)


随着海浪不断冲击陆地,在长江口南岸逐渐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以东为茫茫大海,冈身以西就是如今的太湖平原。太湖流域水多田少,在逐渐增大的人口压力之下,聪明的先人通过在太湖流域这片沼洼地修筑圩田,扩大了种植面积。“圩”即堤,“圩田”则是在沼泽或滩涂中筑堤,利用天然的土地高差将“圩”中的水排出,圩中逐渐形成干燥的土地,便于耕种。


筑堤、排水、圩田,如此不断往复,形成了太湖流域密集的水网,既便于预防水患灾害,又大规模增加了可耕作面积,从而能够滋养更多的百姓,也为江南水乡古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太湖流域圩田示意图(绘:走之)


随着南宋政治、经济中心南迁至江南地区,来自北方的大量人口带来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加上大运河运输线,江南地区不仅成为全国粮食供应地,同时在棉花种植、土布生产、蚕丝生产、丝绸产品以及造船业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直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贸易市镇逐渐繁荣,例如同里古镇以粮食、棉布生产为主;黎里古镇以大米、油生产为主;震泽古镇以桑蚕、丝织品为主。


同里古镇正是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人地互动,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如今同里古镇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数条历史水系,这些水系将镇区分隔为九个圩块,形成了同里古镇独特的“九圩”格局,体现了圩岛、河网交织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


同里古镇九圩格局(绘:乔一)


时至今日,这种人地互动的关系仍未停止,从早期的水路交通、水上集市,到仍延续至今的与水相关的民俗,江南水乡的生活,在这人与地的互动交融中铺陈开来,让人神往。


水上集市、同里走三桥、河边悠闲的人们(图上、中、下)


参考文献:

[1] 《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预研究》, 2015.


活动链接:

2018年6月11日15:00,由苏州市吴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首次走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古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受邀为存志嘉德双语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一节精彩纷呈的文化课。

针对青少年的文化遗产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通过青少年可接受的方式传播、阐释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使青少年确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意识,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中自觉地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延伸阅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在人大附中开设秋季研修课》


本篇公众号文章根据课堂内容整理

文中未标明出处的图片由同里古镇保护管理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