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文
EN
FR
{{breadName}}
张依萌 翟毅 | 绵延千里 古代帝国的三座长城

原文刊载于《紫禁城》2021年第12期,引用须注明出处。



绵延千里 古代帝国的三座长城

张依萌 翟毅


提起长城中国人无不自豪:中国长城是世界上修建起始时间最早、工程延续时间最久、总长度最长的防御工事。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中国长城的长度第一次超过一万里,成为“万里长城”。但是,人类历史上类似的防御工事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继中国的秦汉长城之后,在不列颠有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1453年)修建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日耳曼边墙等边境防线,在伊朗有萨珊王朝时期(224年~651年)修建的戈尔甘长城,且它们在建造技术、建筑材料以及修建的完整性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三个伟大的帝国接替建立长城,不约而同的是,它们都修建于帝国强盛之时,组成了阻隔北方民族的一道屏障。



秦汉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又向北出击,打败了匈奴。接着,他让大将蒙恬把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又利用地形险要设置关塞,中国从此有了第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中部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根据现代技术测量,秦长城的长度大概在一万里左右)。


汉朝建立在秦朝的废墟之上,几乎继承了秦朝的一切,包括万里长城。汉朝对长城进行了多次修筑:汉武帝时,将它从临洮向西延伸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使长城的总长度达到一万一千五百汉里(约四千七百千米),之后又沿着西域丝绸之路南北两线(据《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南北两条路线:“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肩水金关(汉代边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到居延泽(今称居延海,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之间的弱水(中国黑河自金塔县的鼎新以下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的别称)沿岸,以及辽东地区兴建了大量烽火台;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将徐自为又在赵、秦修建的黄河河套以北阴山一线长城再北数百里处新建了两道与之平行的外长城,长度超过一千三百千米。于是,汉长城的总长达到了六千千米,成为中国历史上同时使用的最长长城之一。


目前,考古调查发现的秦长城遗迹并不多,汉长城遗迹则残存约三千五百千米,均以石砌、土筑和红柳夹沙等材质为主。在额济纳河(又称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域,自十九世纪末开始,中外学者进行了多次汉代长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最为重要的发现就是数万枚汉代木简。在纸张发明之前,木简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载体。这些汉代木简上用隶书记录了自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共一百三十多年间的大量珍贵史料,其中绝大部分为长城军事档案,此外还有法律制度、行政和商业文书、经典和科技类书籍、历谱(经天文计算编排得出的年月日的表)、私人信件等等。通过对汉简文字的考证,确认额济纳河流域就是汉代的居延都尉府和肩水都尉府所在地,这就是著名的居延遗址,这里出土的木简也被统称为“居延汉简”。“居延汉简”帮助我们基本复原了西北地区汉代的长城军事区划、兵力部署,丰富了对汉代法律、经济、交通、邮驿、养老、抚恤等制度和科技发展情况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


用于点燃烽火的汉代积薪

李大伟 摄

 内蒙古固阳秦汉长城遗迹

张依萌 摄

 内蒙古固阳秦汉长城遗迹

张依萌 摄

 敦煌汉代长城遗迹

张依萌 摄

从遗迹可以看出此段汉长城以红柳、芦苇、胡杨木、梭梭木等与砂土间次筑成

 甘肃金塔县芦草井汉长城遗迹

张依萌 摄

从遗迹可以看出此段汉长城以梭梭木堆砌而成 

汉长城烽燧与壕堑遗迹

张依萌 摄

 汉长城肩水候官遗址(金塔县地湾城遗址)

张依萌 摄

 左图:

汉 木牌

肩水金关出土

木牌上写有“肩水金关”字样,图片取自《肩水金关汉简》

右图:

汉 兵器簿

肩水金关出土

上写“六石具弩一完”字样,图片取自《肩水金关汉简》

 汉长城肩水金关遗址

张依萌 摄


东汉后期,匈奴彻底没落,族人或南下附汉,或西迁欧陆。然而“国无外患,必有内忧”,没有了北方强敌的中原王朝,内部矛盾却逐渐激化,陷入了割据和争斗,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与此同时,长城外一个叫鲜卑的民族逐渐兴起,成为新一代草原霸主。幸而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各政权在华夏群雄逐鹿之时,采用了比较得当的对外政策,边境相对安定:在东北,辽东长城外经常袭扰边郡的乌桓(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被曹操率军突袭平定;鲜卑人也因内部矛盾迭起,一直没能对中原构成根本性的威胁。这一时期基本没有看到修建长城的文献记载。当代考古工作在河西走廊和西域零星发现一些曹魏和西晋时期的烽火台,这至少说明长城在当时并未完全废弃。


哈德良长城


在秦汉长城建成的两个世纪之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罗马帝国达到全盛,它的统治者采用了与中国相似的边境防御策略。122年,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 76年~138年在位)下令在不列颠省北部边境(今英格兰北部)修建连续的防线,用于监视和抵御北方蛮族的入侵。最初的防线于127年建成。此后,塞维鲁皇帝时期(Septimius Severus, 193年~211年在位)又对其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后人将这道防线称为“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


哈德良长城大体呈东西走向,横穿英格兰北部,东起东海岸的沃尔森德(Wallsend),西止于西海岸的鲍内斯(Bowness),全长约一百二十千米。东海岸向西四十九英里(约七十二千米)的一段长城为石墙,继而向西到鲍内斯之间的三十一英里(约四十五千米)则采用了土筑覆盖草皮的建筑工艺,被称为“草被墙体(Turf Wall)”。


哈德良长城位置分布图

图片取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编著《双墙对话——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文集》,文物出版社,2019年

哈德良长城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城墙北侧除峭壁外,绝大多数地段都挖掘有与城墙平行的护城壕沟。在城墙与壕沟间的平台上分布有成排的坑洞,可能用于放置木栅。墙体南侧则挖掘有宽阔的壕堑(Vallum)作为军事区界限。此外,在鲍内斯向南的坎布里亚海岸(Cambrian Coast)沿线分布有一系列独立的要塞(Fort)、防御塔(Turret)等设施,构成南北向长约三十二千米的海岸防线。


哈德良长城四十二号里堡(Milecastle)石墙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二十一号里塞(MF21)的草被墙体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壕堑遗迹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本威尔(Benwell)要塞南侧壕堑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沃尔森德(Wallsend)要塞城墙及墙外木栅遗址

张依萌 摄

城墙内侧为复建的城墙

哈德良长城T51b 防御塔(Turret)遗址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南希尔兹要塞(South Shields) 遗址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南希尔兹要塞西部的双排粮仓遗址(右)及带有庭院的指挥官官邸遗址(左)

张依萌 摄

远处为异地复建的兵营和官邸

哈德良长城豪斯特兹(Housesteads)要塞东南部发现的公共卫生间遗址

张依萌 摄

哈德良长城切斯特要塞(Chesters)城门遗址

张依萌 摄

根据考古调查显示(可参考Davide Brieeze, the Handbook to the Roman Wall),哈德良长城沿线的部分设施可能在一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存在,并在122年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建立连续防线时得以沿用。哈德良长城中部以南的温都兰达要塞(Vindolanda)就是其中一例。从十九世纪初至今在温都兰达要塞遗址持续开展的考古工作显示,该要塞于85年前后建成,至400年左右废弃。该遗址还出土了一千余件写有拉丁文的罗马帝国时期木牍,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哈德良长城建成之际罗马帝国北疆生动的生活画卷,堪称“哈德良长城的居延”。


哈德良长城温都兰达要塞(VIndolanda)遗址出土的一份木牍

图片取自David J Breeze, the Handbook to the Roman Wall

木牍记录了一份食物清单,清单中有香料、羊肉、鹿肉、乳猪、火腿、谷物等


383年,东晋王朝在淝水之滨成功阻挡了前秦大军前进的步伐,粉碎了苻坚{338年~385年,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前秦的第三位国君}一统中华之梦。同一年,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哈德良长城作为其西北界的防御体系宣告废弃。但据考古研究显示,它的部分要塞可能沿用到410年前后,只是使用者应当已不再是罗马军团了。


戈尔甘长城


在秦汉长城与哈德良长城淡出世界舞台之后,萨珊帝国(224年~651年)建立起了一道继中国长城之后欧亚大陆上最长的防御建筑——戈尔甘长城(Gorgan Wall)。戈尔甘长城位于伊朗北部戈勒斯坦(Golestan)省,全长一百九十五千米,东起厄尔布尔士山脉的贝利库尔峰(Beylī Kūh),西至里海东岸,将肥沃的戈尔甘平原揽入怀中。


戈尔甘长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片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irans-great-wall-is-now-buriedand-forgotten

图中数字序号为戈尔甘长城上的堡垒编号


戈尔甘长城在民间长久以来又被称为“红蛇”(戈尔甘长城以暗红色的砖块筑成,故有“红蛇”之称)、“亚历山大之墙(Sadd-i-Iskandar)”。关于“亚历山大之墙”,还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年~1020年)在《列王纪·亚历山大大帝传》中就记录下了这一故事。传说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6年~公元前323年)在“末世时期”来到“歌革”和“玛各”部族为主的蛮荒世界,为帮助当地百姓抵抗这两个部族,他聚集世界上的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堵由铁、铜铸成的城墙。同样的情节表现在另一幅16世纪的细密画中,则变为亚历山大大帝驱使魔鬼一样的“歌革”和“玛各”部族为百姓修建“亚历山大之墙”。不论是何种版本,这些故事至少传达出了伊朗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抵御外族侵扰的记忆。但这些毕竟是神话传说,戈尔甘长城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过田野考古调查(2005年至2009年,伊朗文化遗产手工艺和旅游组织、伊朗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英国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开展了对戈尔甘长城全线的田野调查),戈尔甘长城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


16世纪中期《占卜书(the Book of Divination( Fālnāma))》细密画

爱尔兰切斯特·比替图书馆藏

图中展示的是筑造“亚历山大之墙”主题,造墙的工匠变为了各种魔鬼

1330年至1336年版《列王纪·亚历山大大帝传》细密画

史密森尼学会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显示了亚历山大大帝聚集世界上的能工巧匠正在建造一堵由铁、铜铸成的城墙

萨珊王朝(5世纪~6世纪)戈尔甘长城墙砖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戈尔甘长城在总长度上超过了哈德良长城,在质量上超越了同时期的中国长城(同时期的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长城的修建基本以石砌、土筑为主)——戈尔甘长城基本由陶砖建造。目前发现戈尔甘长城尚存三十八处堡垒遗迹,其沿线还发现了不同规模砖窑上千座。这些砖窑所生产的陶砖与建造长城所用的墙砖尺寸基本一致:长城西部地区墙砖大约为三十七厘米见方,东部地区则为四十厘米见方,厚度均在八至十一厘米之间。虽然这些砖窑的窑顶都已不复存在,但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其平面均呈长方形,墙砖堆成垛,成排放置,两排间隔二十至三十厘米作为火道。通过检测不同窑炉残留的碳样本,得知它们的年代范围非常统一,均为5至6世纪。由此可以推断戈尔甘长城也是建于这一时期。


戈尔甘长城沿线的砖窑遗址

图片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irans-great-wall-is-now-buried-and-forgotten


此外,位于里海东南岸的塔米沙长城(Tammisha Wall) 用的也是类似尺寸、相同时期生产的墙砖。这段长城长度仅有二点二千米。目前已探明塔米沙长城北端一直延伸进入里海,甚至可能有堡垒淹没于海水中(这是因为里海水位变化频繁,一千年前的水位远低于当下)。可以大胆推测,塔米沙长城很有可能与同样消失于里海东岸的戈尔甘长城是连为一体的一整段防御屏障。5至6世纪正值萨珊王朝的鼎盛时期。其疆域以现代伊朗为中心,西部包括伊拉克,延伸入高加索山脉,东部占领中亚地区以及印度次大陆北部。强大的萨珊帝国不仅在西面与东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对峙,在北面也一直顽强抵抗着游牧民族囐哒人的侵扰。萨珊国王佩罗兹一世(Peroz Ⅰ, 459年~484年)就长期在戈尔甘平原一带与囐哒人作战,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最终战死沙场。虽然这些战场的具体位置目前并不清楚,但是从实地勘探得知戈尔甘长城沿线分布的堡垒确实有屯兵的功用。例如,占地五万五千平方米的四号堡垒内部修建有三排长度约为二百二十八米的营房,外围城墙达一点二米宽,且从营房遗址内出土物判断这处要塞至少在7世纪上半叶仍发挥着作用。


戈尔甘长城东端一号堡垒遗迹

图片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irans-great-wallis-now-buried-and-forgotten

航拍戈尔甘长城(七号堡垒附近)

图片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irans-greatwall-is-now-buried-and-forgotten


戈尔甘平原为半干旱气候,为了支持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同样也为了解决长城沿线驻军和居民的饮水问题,萨珊君主在建造长城的同时还改造、开挖了从东至西至少五条水渠,并将长城南侧戈尔甘河的河水引入长城北侧的水渠,改善了长城南北的灌溉系统。但实际上,帕提亚王朝(公元前247年~224年)以及萨珊王朝早期在长城以北的地区都修建过水利设施,而戈尔甘长城的建造实际上破坏了这些原有的水利设施,从客观上使得北方草原变得更为干旱。从这一角度推测,戈尔甘长城的修建恐怕还起到了军事防御以外的作用,仍待更多研究加以证明。


戈尔甘长城二号堡垒附近河水交汇处

图片取自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irans-great-wall-is-now-buried-and-forgotten


与中国秦汉长城、英国哈德良长城不同,伊朗戈尔甘长城缺乏可靠的历史记录,尚无出土文献可供参考,其考古发掘、历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秦汉、罗马、萨珊三个历史上伟大的王朝分别在其国力强盛之时采取了相同的军事防御手段—修筑长城来守卫边疆的安宁,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不断竞争造就的历史产物,是大规模线性防御系统演变的重要表现。虽然从目前已知的材料很难具体评判这些长城真实发挥的军事作用,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丰碑,记载着君主霸业的野心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阅读链接


中国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鸭绿江畔,西到玉门关头,在玉门关以西,沿丝绸之路分布的烽火台延伸至帕米尔高原东缘,全长约二万一千一百公里,通称万里长城。中国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其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将战国时期修筑的长城连在了一起。孙中山先生曾有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建国方略》)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明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明两代对其修筑的规模最大,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修筑长度都超过了五千公里。金代修筑的界壕总长度也超过四千公里。


居延汉简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瑞典学者F.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域对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调查挖掘,出土简牍一万余支,这批汉简被统称为“居延汉简”。汉简内容丰富,包括汉代的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内容,例如居延旧简(126.41)记述有“月存视其家,赐肉卅斤,酒二石。甚尊宠,郡太守,诸侯相,内史所明智也”。还有经济、军事文档,如简文(310.2)“胡豆四石七斗”;甚至记载有九九乘法口诀表,如简文(75.19)“五九四五,三八廿四”。



作者简介


张依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长城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研究。


翟毅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中国—西亚地区文化、技术交流研究。